以刀代笔 这场展览把敦煌造像艺术融入木刻版画中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29日报道:“木板本身就有很强烈的自我表达,而我只是试图找到一种方法,去激发材料内在的可能性”,艺术家王绮彪说。
翡翠画廊正在呈现王绮彪个展“无限的掌纹”。30件木版画作品涵盖艺术家近几年各阶段创作。“我在中央美院版画系读研后算起的版画作品,至今有百余幅,本次所展也是个人艺术生涯的回顾”,展厅中王绮彪作品中,有具体的佛像造型,也有抽象的线条局部,在视觉语言上,由具象到抽象,再到“似象非象”,正如艺术家的心路历程,通向更为广阔的生命与存在哲思。
世界上最早的版“画”,是现藏于大英博物馆、敦煌出土的唐代金刚经,“创作”年份是公元868年。王绮彪的版画作品,也与敦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敦煌一直是王绮彪创作的主题之一,而他本人也曾对敦煌有着长达13年的研究。
“我总觉得人性里隐含一种宗教性,与信仰无关,确切说是一种灵性。这也是为何艺术能引起别人共鸣,为什么人走进教堂或寺庙能感受到无法言说的神圣”,王绮彪回忆说,2010年4月第一次踏足敦煌,一下子就被这种感觉击中。我一直说,走进敦煌是无限崇拜,走出敦煌则是无尽自由。敦煌带来的感动不止是它代表中国佛像造像艺术巅峰,还让我看到那一代人如何去创造自身文明,把一个时代中最辉煌部分,通过经文和图像反映出来。
王琦彪,便是并将敦煌洞窟中的造像艺术融入到自己的木刻语言中,将佛经故事中的形象转译于木板上。这些来自敦煌壁画和雕塑的人物,形象简练,却又雄浑有力,点线面如何安排,黑与白如何协调,寥寥数“刀”就抓住人物的精气神。
近期,王绮彪的佛像创作变得更加抽象,在局部的手势或者眼神上实践着非具象化的实践。继而是“去像”的过程,探索纯粹由线条、形状、明暗和留白所创造的迷人世界。这犹如参禅的三重境界:从最初的“看山是山”,到“看山不是山”,最后彻悟“看山仍然山”。此时,从现实形象转向精神形象,创造出了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独特造像样式。
记者注意到,所有的作品的名字都是《编号几几几》,这与王绮彪博物馆工作经历也有关系。他曾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字画典藏部工作6年,他说,典藏部的工作丰富而枯燥,常常上万件珍贵文物过手而眼睛却只注意它们的编号。编号消解了文物头顶的光环而使之成为了“物”本身:由于这样的工作经历,王绮彪后来的创作几乎都是以编号来命名的。这一方面来自对编号的特殊敏感,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板材本身的特性。
艺术家创作在一块块毫不起眼的装修板材上,展厅中尺幅最大的一幅作品,就是由6块五合板拼接起来的。作为在版画中承载内容的媒介,木板甚少会被施以关注,然而王绮彪却敏锐捕捉到工业五合版的媒介魅力。
一方面它兼具工业的统一规格与天然的木质纹理,形成人造物与天然物的感受张力;正如展览名称“无限的掌纹”所揭示——木质的纹理犹如掌纹,加上木刻时手的温度也渗透进木板里,使得作品具有手的温度及掌纹的深度和纹理。另一方面刀刻的痕迹、油墨滚子的深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视觉体验。在观看的过程中,视觉逐层地剥离着物与形,板材内在的微观世界渐渐暴露眼前。当视线进入的位置、深度与情绪各不相同时,就算是同一块板子,也产生着细致微妙的千变万化。
据悉,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30日。